近年常聽到不少負面新聞,尤其是家庭的倫常慘劇,令人倍覺這世界充滿各種苦難,心中不禁湧起陣陣哀傷。
聖經說:「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……」(詩篇90:10)到了今時今日,隨着醫學進步,不少人都年過七十、八十,甚至九十。在這些看似悠長的歲月中,如何活出美好的生命?
聖經教導我們用喜樂去面對人生。箴言17章22節說: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。」試想想,骨頭枯乾會有甚麼結果?全身乏力,舉步維艱。事實上,坐困愁城,心中苦澀,對四周環境一點幫助也沒有,更不能解決問題。所以,箴言15章13節又說:「心中喜樂,面帶笑容;心裏憂愁,靈被損傷。」微笑確是生命的活泉,能創造幸福與快樂。
那麼,如何能有這樣的喜樂呢?首先,我們要學習放下一些纏累我們的欲望。其次,我們必須以信心和愛心面對一切。所謂「有容乃大、無欲則剛」;要有包容的心態,才能有更廣闊的胸懷;沒有過多的私欲,就不會陷入貪婪之中,被欲望所控制,才能保持剛正不阿的品德。因此,我們不要諸多計較,也不要與人比較,更不可懷有嫉妒怨恨的心,喜樂便油然而生。
美國有一位精神科醫生說:「人生要像個十字架,往上要敬畏上帝,往下要愛人如己,往左是勤奮工作,往右是休閒享樂。」這樣才是幸福的人生。你同意嗎?瑞士一位宗教哲學家兼法律家卡爾‧希利(Carl Andreas Hilty)認為一個人要獲得幸福,就要做到以下四點:1. 保持健康,2. 確立價值觀,3. 終生有工作,4. 有幸福的家庭和婚姻生活。奧地利的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則強調一個人要終生學習,並為自己安排旅遊,因為透過旅遊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,發現新的自己,從而獲得不一樣的世界觀。所謂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」,不斷自我成長,不成為井底之蛙。
對於已屆退休之齡的長者,生命經歷了世間許多的誘惑、病痛或苦楚,現已蒙上帝施恩拯救,獲得新的生命,那就讓這新生命天天不斷更新,回復年輕的活力。何不在此餘生更多閱讀書籍、四處旅遊,並且天天親近上帝,思考上帝的話,生命散發更多的光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