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我一同歡喜,好嗎?

聖經記載了耶穌講述的一個比喻:「一個婦人有十塊錢,若失落一塊,豈不點上燈,打掃屋子,細細地找,直到找著嗎?找著了,就請朋友鄰舍來,對他們說:『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,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!』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。」(路加福音15:8-10)   這婦人找到失去的一塊錢,只是她擁有的十塊錢其中的一塊,為何那麼大費周章地邀請朋友與鄰居來一同慶祝?她的朋友與鄰居真的會為着她找回這區區一塊錢而高興嗎?她可能還要款待到來的眾人,花費的更不止一塊錢呢?   若把這比喻應用於今天的社會,會有甚麼不同的演繹呢?   有一位朋友廣邀親友到來,大肆慶祝她一向品學兼優的兒子考入全球最頂尖的學府,將來必定成為社會精英。親友們興高采烈地前來道賀。這位朋友更趁機與他們分享上帝對她一家的鴻恩,把一切榮耀歸給上帝!   另一位朋友在兒子六歲時,丈夫因病離世,兒子從此失去了爸爸。他一直反叛,中學時期更試過逃學,甚至離家出走。今天,她的兒子考入某地一間不知名的大學,選讀被視為沒有甚麼前途的學科。這位朋友為着兒子能痛改前非、發奮做人,廣邀親友一同慶祝。她的親友會怎麼想呢?會認為只是進入一間三流大學,根本不值得廣邀親友慶祝,甚至這樣做是浪費時間與金錢嗎?  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,這兩位朋友其實只想表達對兒子的嘉許。耶穌講上述「失錢的比喻」,是要我們明白上帝的愛;即使在人看來沒有甚麼價值,上帝也視之為寶貴,甚至捨身流血,也要得着他/她!   聖經教導我們:「與喜樂的人要同樂;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」(羅馬書12:15)但很多時候,我們較少與喜樂的人同樂,卻多與哀哭的人同哭,因為那些令人哀哭的事,更能觸動我們的心靈。而且因着各人的價值觀不同,我們更少為到自己認為不值得喜樂的事情而高興。   願我們能學習從上帝的眼光看事物,明白祂看甚麼是寶貴的!

願福音傳遍天下

耶穌完成在世的使命,臨升天的時候,對門徒說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(馬太福音28:18-20)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「大使命」,即是把福音傳遍世界每個角落,領人歸主,並為他們施洗,栽培他們成為門徒。   歷代以來,各地教會大都致力推動差傳事工,藉此履行耶穌向門徒頒佈的「大使命」。可是,在後現代的世界潮流中,有人覺得教會的差傳事工已落伍了,而且面對各樣的挑戰,例如:尊重各地文化而不失因信仰而需轉化一些價值觀、宗教對話而不失勇於堅持基督教的獨特性。   小編有幸編校林漢星牧師博士為「創啟事工」撰寫的大作《堂會推動差傳策略》,一窺當中的真知灼見。這本書簡要地講述教會若要推動及參與差傳,必須在宗旨上、策略上與方法論上,配合主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。全書分為「推動篇」和「實務篇」,以聖經為基礎,深入淺出地教導差傳知識,並討論堂會推動差傳的策略,以及如何培育牧者和委員的差傳心、安排差傳年會和短期宣教、計劃差傳教育等。   林牧師在書中談到: 宣教士在工場傳福音,常遇到文化衝擊。同樣地,教會推動差傳事工,也會遇上衝擊。例如會友可能會問教牧、長執:差傳是否浪費金錢?這是否適當時機去推行差傳?因此,在推動差傳事工之前,應先建立一個讓會友慢慢適應的差傳文化(土壤),讓會友先認同和接納教會推行的差傳異象,他們才願意接受和參與其中……   那麼,如何解構會眾對教會推行差傳的不同反應呢?林牧師提出五方面: 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敵對:即差傳文化與會眾文化相逆。在這處境裏,教會若是硬生生地推動差傳事工,會遇到會眾很大的阻力,而且容易令推動者感到沮喪。所以,這時候不宜在教會推動差傳事工。 會眾認同差傳文化:在這處境裏,會眾明白差傳的重要,並逐漸認同和接納教會推動差傳事工。 結合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:會眾漸漸明白差傳的重要,教會應把握時機,使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相融結合。 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互相矛盾:在推動差傳時,有時與會眾一直以來的事奉環境出現矛盾,例如:人手安排、服事對象等。教會應看看有沒有可以協調之處,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衝突或阻撓。 為差傳改造會眾文化:即使會眾不接納差傳事工,教會仍可以推行差傳教育,嘗試改造會眾的固有文化,使他們接受和投入這事工。   林牧師願與眾教會分享此書,只要填上Google表格,就可免費下載電子書:https://bit.ly/3uBUk5s 期望此書能喚起更多教會和信徒一起參與差傳事工,把福音傳遍天下!

智能手機好與壞

在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年人,很少沒聽過「時間廊」,這是專賣手錶的連鎖店鋪,昔日分店林立。小編喜歡逛時間廊,因為店裏有最潮、最型、最新款的手錶……但時至今日,時間廊的店鋪所餘無幾,因為許多人手上戴着的,已是智能手錶,或以智能手機代替手錶來報時。有些手機程式甚至連個人的健康狀況也可以偵測和記錄下來,為我們的健康把關!   智能手機的出現,確實扭轉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。以往在地鐵車廂內,常聽到周圍的人交頭接耳;今天只見各人默默地低頭望着自己的手機。以往與同事出外午膳,十多人圍桌而坐,天南地北無所不談,惹來笑聲不絕;今天難得十多人坐在一起,即使如此圍着坐,但大家都變成「低頭一族」,不是上 YouTube 追劇,就是收看或發送訊息……進入這智能時代,不但手錶店鋪越來越少,人與人的溝通模式都改變了。   其實從另一方面看,善用智能手機亦有助突破地域限制,增進彼此的關係。就以這段疫情下的日子為例,我們不能探望住在院舍的父母,或是搭乘飛機一見移居外地的子女,但運用手機程式的視像功能,便可稍解掛念之情!   有時候,智能手機也可在特別的情況下,幫助我們親近神。一個多月前,信徒仍未能現場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和團契活動,只可用電腦或手機參加網上聚會。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,信徒亦可藉着在智能手機上安裝的聖經應用程式(Bible apps),盡量騰出時間和空間,領受上帝的話語,作為「腳前的燈」、「路上的光」(詩篇119:105)。   聖經也敦促我們竭力領人歸主:「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,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。」(歌羅西書1:28)今天,我們可用智能手機,隨時傳送寶貴的聖經經文予遠處或海外有需要的人,安慰和鼓勵他們,或是佈道會的信息,向他們傳福音。   另一方面,請緊記耶穌要我們傳揚祂,不只是在智能手機按一按,發送福音信息,還要找機會用行動把祂的愛實踐出來。智能手機可能只是第一步,還有第二步、第三步,甚至第四步,直至福音對象從你身上看見主耶穌。耶穌在世沒有叫天使用能力令人相信祂,卻親身進到人群中,接觸他們,認識他們心靈的需要,然後幫助他們、醫治他們、改變他們。雖然智能手機改進了我們的生活,但信徒要把人領到耶穌那裏,單靠一個 app 就可以嗎?   所以,智能手機的功用如何,全賴我們怎樣使用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