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倒再起來

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,聖經記載了許多關於彼得的事蹟,包括他的失敗與跌倒。你也試過失敗嗎?你會因此而灰心沮喪嗎?讓我們來看看彼得跌宕起伏的經歷,或許當中有一點啟迪。 我們先來到耶穌第一次呼召彼得跟隨衪的情景(路加福音5:1-11)。那時候,彼得是一個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,且是加利利海上的一名漁夫,有豐富的捕魚經驗。這一天,彼得辛勞了一夜,卻一無所獲,於是清洗魚網,準備回家。突然有個陌生人(就是耶穌)叫他再次下網捕魚。如果你是彼得,你會怎樣回應?你會對耶穌說:「我已試過很多次,一條魚也捉不到!」或是:「我已洗了魚網,趕着回家吃飯。」或是「你是捕魚專家嗎?你保證一定有魚嗎?」 但是彼得沒有提出這些問題,便相信耶穌的話,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。彼得真的捕獲了很多魚,使他的網險些裂開,令他大感驚訝!經歷這個神蹟後,彼得覺悟自己的罪,立刻俯伏在耶穌膝前,說:「主啊,離開我,我是個罪人!」彼得的心向主敞開,願意不惜任何代價都跟隨主。 然而,彼得也有軟弱的時候。有一次,他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,便學效耶穌也下到海面上,要往耶穌那裏去。豈料他因害怕而開始往下沉,立刻喊道:「主啊,救我!」(馬太福音14:30),耶穌便伸手拉住他。這讓彼得認識自己是多麼需要學習倚靠耶穌。 有一次,耶穌問門徒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上帝的兒子。」(馬太福音16:16)彼得勇於宣告他對耶穌的認信,獲得耶穌稱讚。可是,耶穌接着告訴門徒,祂必須受難甚至被殺。這是彼得無法接受的,他就拉着耶穌,說:「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」(第20節)耶穌就轉過身來對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(第23節) 在耶穌被釘的前夕,祂對彼得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夜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彼得卻回答說:「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。」(馬太福音26:34-35)彼得自以為站立得穩。但事實上,彼得當晚受人查問時,真的三次不認主!直到雞叫的時候,他才想起耶穌的話,就出去痛哭。 彼得從高峰倒下來後,對自己頓失信心。耶穌從死裏復活後,在提比哩亞海邊再向門徒顯現,祂三次問彼得:「你愛我嗎?」(約翰福音21:19)目的是要恢復他的信心,並向他委以重任,使他重新得力。 彼得向來性急而衝動,說話不經思考,而且常常犯錯,然而耶穌卻以無比的愛去扶持他、信任他。我們也有失敗、跌倒的時刻,滿有憐憫和慈愛的主耶穌也同樣會接納我們,幫助我們。所以,讓我們放下一切憂慮、愧疚,來到主的恩座前,求祂賜信心和力量,努力完成祂交託我們的使命。

不再作嬰孩

你成為「基督徒」已多久了?一位朋友曾有以下的分享,你也是這樣嗎?   我不經不覺成為「基督徒」已二十多年了,我在「基督徒」三個字加上引號,因為我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,都達不到我認為是一個正式的基督徒的標準。為甚麼? 若有朋友約我在週日去遊玩,我會選擇當天不返教會參加主日崇拜;但會早一天祈禱,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有一個重要的約會,我選擇了朋友,而不是祢!」 若在週日可以「開工」,我會為着多賺一點工資,選擇在那天加班而不參加主日崇拜;我會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愛錢財多一點!」 若遇到一點兒挫折,我便會埋怨上帝:「祢為甚麼讓這樣的事臨到我?祢不再愛我麼?」 我會因為自己小小的好行為(其實只是自己認為好的),就滿心歡喜地在禱告中炫耀一番,說:「主啊!祢看看,我又做了一件令祢高興的好事……」 有時候,我更向上帝提出交換條件,說:「主啊!如果我做了這件事情,祢會賜給我甚麼?」 若有人對我不義,虧待了我,我便會大發雷霆,憤怒地埋怨上帝:「主啊!祢為何由得別人這樣對我?祢為何不施行公義?」   這位朋友事事都推卸給上帝,缺乏自省與承擔。這是上帝喜悅的嗎?究竟上帝喜悅的基督徒是怎樣? 單純愛主 很多基督徒「愛」上帝,因為上帝賜給他們許多恩惠,但這種「愛」不是上帝所喜悅的。他們在順境時,滿口都是讚美的話;但一遇到艱難困苦,或是上帝要他們受點苦時,便心中懷疑,口中埋怨,甚至離開上帝。上帝要求我們愛祂,不只是為了得到恩典,更是被上帝的愛所吸引而去愛祂。 聖潔生活 在這罪惡的世代,我們的生活必須聖潔,才得上帝喜悅。人只看外貌,但上帝不像人看人,祂要察看我們的內心,過於我們的手所作的工。人容易被罪惡所勝,幸好聖靈住在我們心中,隨時指引我們離棄罪惡。所以,我們要學習聆聽和順從聖靈的帶領。 殷勤事奉 我們常為着追求世上的物質,浪費許多時間;可是在追求靈命長進上,一點代價也不肯付。願我們每天都靈修、讀經、禱告,更多親近上帝,讓上帝的話語充滿我們整個心靈,使我們滿有新的力量和恩典去事奉祂。 願我們都如聖經所說:「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」(希伯來書 6:1),長大成人,不再是吃奶的嬰孩!

基督的香氣

踏入春天,花草樹木都甦醒了,紛紛搶着從泥土裏長出來,不少花兒含苞待放,有些更已爭相吐豔。走進郊外,繁花似錦,傳出陣陣芬芳,吸引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,令春天更加燦爛、更加美麗。 聖經中提到的花頗不少,有杏花、百合花、鳳仙花、玫瑰花和番紅花等,都是上帝創造。所羅門在雅歌2章1節說:「我是沙崙的玫瑰花,是谷中的百合花。」沙崙是聖地西邊沿海的平原,生長了一種平凡的小野花,像玫瑰一樣。所羅門雖是一國之君,但他謙稱自己只是沙崙平原上的一朵小野花。這不期然比喻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祂本是高貴,卻甘願降卑,道成肉身,為救贖人類死在十架上。 雖然花很快會凋謝,但上帝卻賜予華麗的裝飾,更讓不同的花散發着各種吸引人的香氣。同樣地,上帝也要我們散發基督馨香之氣。聖經說:「感謝上帝!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,並藉着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。因為我們在上帝面前,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,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。」(哥林多後書2:14-15) 保羅在這裏說我們「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」。究竟這「香氣」是甚麼?它就是能讓人「聞」到之後,心裏感到平安和喜樂的香氣。在基督徒的生活中,我們不只在教會裏事奉,也在教會外的任何地方傳揚上帝的救恩。當我們顯出基督徒的品德,例如:愛、溫柔、良善、忍耐、謙卑、節制、憐憫、饒恕……並從心中湧出上帝所賜的平安和喜樂,便足以讓周圍的人「聞」到基督馨香之氣,感受到救恩是何等美好! 我們若是活在基督裏,常有基督與我們同在又同行,上帝的恩典與能力便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,使我們能「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」。可是,當我們被世間的困厄纏繞,只感到人生的種種痛苦、無奈、沉重、乏力和捆鎖;或被世上的事物牽絆着,常為名利而追逐與競賽,那又如何散發這香氣呢? 今年春天,就讓我們立志放下各樣纏累我們的重擔,從裏到外散發「基督的香氣」,在不信的人中傳揚美好的救恩!

聖經:防騙錦囊

近來發生許多詐騙事件,欺詐手段層出不窮,甚至有青年被騙至KK園遭禁錮,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,不少人擔心自己或親友會成為下一個受騙者。 其實從古至今,騙徒從沒有消失。隨着科技進步,騙術也「與時並進」。騙徒借助高科技,偽裝得更維肖維妙,而且衍生各種新招數,使人更加不易識別,防不勝防。 很多時候,騙徒是從人性的貪念及私慾乘虛而入,利用人心不知足,來謀取他們的不義之財。這幾年間,隨着社會變遷,有些人失去工作,常為生計掛慮,渴望抓緊機會賺取更多金錢;也有人在憂傷之中,希望以財富來獲得安全和保障;這些都讓騙徒有機可乘。有時候,騙徒更以卑劣的手法,就是利用人的善良和愛心來行騙,這更需要智慧去提防。 聖經是一本很好的防騙錦囊,當中記載着: 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」(詩篇23:1)也說:「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,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;因為主曾說:『我總不撇下你,也不丟棄你。』」(希伯來書13:5)這清楚告訴我們,靠着上帝的幫助,我們便能感到滿足和平安,知道一切都有上帝最好的安排。那又何需為明天憂慮? 「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,就陷在迷惑、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,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。」(提摩太前書6:9)這提醒我們不要貪「快錢」,知足和勤勞才是積聚財富的正路,否則心中的貪念容易把我們引到騙徒面前,落入詐騙的陷阱中。 「不要自以為有智慧;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」(箴言3:7)這一語道破人的自恃,常常自以為是,自以為智,可以識破各樣騙術。但所謂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,騙徒早已計算了人這種自高之心,人往往受騙後才醒覺自己的愚昧。 「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…」(馬太福音10:16)也說:「應當防備犬類,防備作惡的…」(腓立比書3:2)關愛之心原是好的,尤其是對我們摯愛的親人,但在仁慈和愛心之上,還需要像蛇般靈巧,提高對人與事的警覺性和敏感度,以智慧去洞悉惡人的計謀。 在這個世代,要常常緊記:「人心比萬物都詭詐,壞到極處,誰能識透呢?」(耶利米書17:9)但我們不用擔憂,上帝在接着的第10節說:「我—耶和華是鑒察人心、試驗人肺腑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。」感謝主,一切都在祂的鑒察中!

真「福」滿載

不論你有沒有信仰,都喜歡接受別人的祝福,因這或會為你帶來正能量,甚至好運,使你事事順利……但是耶穌所講的「福」,卻與我們每天所想所求的,或有很大的落差。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3至10節論到的「八福」,正是我們每日都要面對的境況。 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!——這對你來說是甚麼?心中感到一片空虛和孤寂?或是看見自己的無助,明白快樂不在於自己,也不在於世上的成就和地位? 哀慟的人有福了!——每天看到有關世界各地戰爭的新聞,想到人類的貪婪帶來許多傷害、死亡、失去,心中感到難過,但又可以做甚麼? 謙和的人有福了!——你也許不知自己是否一個謙和的人,只是身邊常有不少強人和惡人為自己的利益而欺壓弱小,但沒有人敢為他們發聲,所以你寧願做個 “yes man”?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!——每日面對越來越多不公不義的事,你會不由自主地渴慕上帝的公義臨到,使你的信心堅穩嗎?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!——憐憫就是感同身受,體恤對方的困苦。在今天這個真假難分、謊話連篇的社會,你是否已少了憐憫之心?可是,當你回想主曾憐憫你、看顧你,你又願意去憐憫別人嗎? 清心的人有福了!——清心就是只有一個目標:完成上帝的旨意,藉此榮耀祂。這個世代,網上和不同的社交媒體(如:WhatsApp、Instagram、Facebook)每天都流傳太多資訊,真的令人難以專一地仰望上帝! 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!——許多人的新年願望就是世界和平。可是,在日常生活中,人與人之間也難以締造和平。例如:今天網上欺凌的事件越發增多,因為人人都愛扮演評論者,給別人帶來很多無形的傷害,但有誰能伸出援手? 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!——你試過堅持做正確的事情,卻換來批評、指責,甚至迫害嗎?為何這樣?聖經給我們最好的答案:因為這個世界是與上帝為敵的。但你仍願意為義受迫害嗎? 請想一想:你希望在這一年嘗到「八福」之中哪一個福氣,真正體會上帝所賜的福是怎樣?

我要像「蛇」?

踏入農曆新年,亦是「蛇年」開始,讓我們來談談「蛇」。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以蛇為陰險惡毒的象徵,對蛇的觀感多是負面,例如在常用的成語中:對於心術不正、行為閃縮人士,形容為「蛇頭鼠眼」;對於口蜜腹劍、表裏不一的人,形容為「佛口蛇心」或「蛇蠍心腸」;當一群人聚集一起,便形容為「龍蛇混雜」,似乎都語帶貶意。 聖經亦有很多關於蛇的記載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創世記3章1至5節,因為人類始祖犯罪墮落,是蛇誘惑夏娃偷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所帶來的惡果。聖經第一卷書稱「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」(創世記3:1),而最後一卷書則稱「大龍就是那古蛇,名叫魔鬼,又叫撒但,是迷惑普天下的」(啟示錄12:9)。因此,信徒都視蛇為撒但的化身。 可是,當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途經曠野時,很多人被毒蛇咬傷,上帝吩咐摩西:「『你製造一條火蛇,掛在杆子上;凡被咬的,一望這蛇,就必得活。』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,掛在杆子上;凡被蛇咬的,一望這銅蛇就活了。」(民數記21:8-9)這「銅蛇」正預表上帝的醫治和拯救。 在新約聖經中,耶穌與尼哥德慕談論救恩時,說道:「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,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,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3:14-15)耶穌藉舊約的銅蛇來預表祂被釘十架。以色列人昔日仰望銅蛇,表示他們承認自己的罪、盼望得救,並相信上帝會拯救他們。今天,我們只要仰望十架上的耶穌,將得到永恆的救贖。 耶穌亦因為世間邪惡,人心狡詐,在差派門徒出去傳道時,囑咐他們:「我差你們去,如同羊進入狼群;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。」(馬太福音10:16)我們身處末世,四周不法的事日益增多,在面對各樣危機、衝擊、陷阱時,更要以警覺、機敏的心去勝過,靠主站立得穩。 最後,在此謹祝大家:「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」!常常追求屬靈進深,不要「虎頭蛇尾」!

人生得與失

人的一生中,總會面對許多「生命的抉擇」,到底應該「緊抓不放」或是「該放就放」?在「放」與「不放」之間,除了要考慮自己緊抓着的是甚麼,更要從上帝的角度來看,怎樣才能被上帝陶造,成為祂喜悅的人。 我們可以從雅各的人生去思考如何成為上帝喜悅的人。「雅各」這名字在原文的意思是「抓住」,他在母腹中已跟攣生兄弟以掃相爭,最後抓着哥哥的腳跟出生。這似乎注定了雅各一生要從爭奪、計較開始,而雅各騙得長子名分、抓住拉班的財產、與上帝摔跤,都將雅各「算計的人生」表露無遺。 雅各因出生的次序,注定失去長子名分,也沒有長子可獲得的祝福。這對雅各來說是何等的大事,他一直對此念念不忘,一有機會便想從以掃那裏奪回來。強取硬抓雖然使雅各得到了長子的祝福,卻也失去了父母與兄弟,並付出逃難二十年的痛苦代價。 當雅各「逃」到舅父拉班那裏,因深愛拉班的小女兒拉結,甘願為她服侍拉班七年。等到日期滿了,雅各便提出想迎娶拉結,卻被拉班欺騙,以大女兒利亞代替拉結。這就如雅各當初騙取父親的祝福一樣。但雅各為了「抓住」愛人,又再服侍拉班七年。到了雅各要離開拉班時,他又重施故技,以「逃」的方式離開。最後,拉班追上來,沒有跟雅各和好,只是與女兒和外孫親嘴,而且拉班與雅各所立的約竟是「互不侵犯」,從「親屬關係」變成「互不侵犯」,實在可悲。 雅各來到了渡口,便先打發妻兒都過了雅博河,只剩下他一人。上帝以「天使的形象」來和雅各摔跤,直到黎明,為要考驗雅各,並且賜福予他,改變他往後的人生。雅各或已察覺此人就是「上帝的化身」;於是他的本性顯露出來,絕不放棄可獲得祝福的機會。雅各對那人說:「你不給我祝福,我就不容你去。」上帝於是賜福予他。雖然雅各從此瘸腿,但每當他看見自己身體的軟弱時,便更加懂得仰望主。 雅各往後的人生經歷許多「失去」,他心愛的拉結死了,還以為失去最愛的兒子約瑟。在這些過程中,雅各明白自己曾經「在乎的」、「抓取的」,都「歸於無有」。許多人在這些傷痛之中,可能會被擊垮;但雅各卻從憂鬱中走出來,學到原來掌管生命與未來的不是自己,而是那位創造主!醒悟過來的雅各,生命開始蛻變,從「抓住」的人生,變成「給予(傳承)」的人生。他此後不斷成為別人的祝福,並把這「祝福(信仰)」傳給四周的人,直到人生盡頭。

新一年從愛開始

在這新一年裏,你最想改變的是甚麼?或是最不想改變甚麼? 請嘗試安靜下來,想一想: 你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如何? 你的工作表現,以及與同事的關係如何? 你在教會的事奉,以及與弟兄姊妹的關係如何? 上帝想你今年為祂做甚麼? 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了與人的關係,這也是最難學的功課。鼓勵你把想到的事情都寫下來,深入地問自己為何這麼想,或是為何不願那麼想?有任何人或事在影響你的決定或想法嗎?那是誰或是甚麼? 假若在每個情況都有上帝介入其中,事情會有所改變嗎?或是你會改變你的想法嗎? 有一位朋友由 2023 年起,與丈夫的關係一直處於繃緊狀態,因為在家庭開支及子女教育的問題上出現分歧,子女在家時,夫婦便扮作恩愛,晚上只有他倆時,就冷戰起來,雙方沒有甚麼可談,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離。到了 2024 年,夫婦的關係進一步惡化,彷彿在子女面前越要扮恩愛,內裏就越是噁心。由於彼此沒有交流,對這位朋友來說,丈夫變成了一部每月可用一次的提款機,他開始對子女的事不聞不問,只負擔家庭的開支。這位朋友想怎樣回應?就是離婚!可是,一想到子女將會在一個單親環境下長大,她又不忍心,因為他們沒有做錯甚麼……她再問自己想怎麼樣,可以與丈夫復和嗎?但她沒有勇氣作出主動。如果上帝介入又如何?但怎樣求上帝介入呢?這位朋友與丈夫都是硬性子,誓不低頭,雙方都不容易退下來。上帝會怎樣改變他們呢? 很多時候,在結婚之後,不是配偶把我們變成一個更糟的人,而是把我們原來比較糟的一面暴露出來,令雙方生命中的黑暗都帶進了婚姻中。在朝夕相處下,就暴露了彼此生命中的荊棘,互相刺痛對方。朋友、同事,甚至主內弟兄姊妹的相處,何嘗不是這樣呢? 我們生命的本質,決定了我們在各種環境下的反應。正如箴言4章23節提醒我們: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。」如果我們不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一面,所有外在的調整、改變、方法,都是徒然。當我們的心重新與基督相連,再調整我們的情緒,事情就不再一樣了。 聖經也說:「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,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。」(彼得前書4:8)是的,愛也能遮掩許多的過失、軟弱、遺憾……踏入 2025 年,讓你我一起去實踐愛吧!「我們愛,因為上帝先愛我們。」(約翰一書4:19)這或許是上帝想我們今年特別為祂做的事情?

如何作準備?

2024 年,香港的經濟情況跌入谷底,不少零售、餐飲業都進入結業潮。走到街上,處處「吉」鋪,我們只有無奈輕嘆!內心不禁湧起一陣陣不安的感覺…… 周圍許多朋友都慨嘆地說:「要好好珍惜這份工,大家都不知明天會如何!」一位任職會計的朋友不期然說一句:「係時候睇下 job market,我公司的業績真的不好!要預早為自己準備一下……」 究竟如何準備呢? 立即去找工作,盡早跳槽? 做生不如做熟,何不用心做好這份工,可能最後不會被炒? 先計算一下有多少積蓄,能捱過多少失業的日子? 晚間報讀再培訓課程,準備日後轉換到市場最缺人手的職業? 先做好心理準備,以平常心面對一切? 感到前路一片灰暗,終日埋怨,只能逆來順受? 對你來說,你會怎樣準備面對逆境呢? 聖經有一段著名的禱文,常有不少人引用,那就是雅比斯的禱告:「甚願你賜福與我,擴張我的境界,常與我同在,保佑我不遭患難,不受艱苦。」(歷代志上4:10) 有些人的一生常被沮喪的陰影籠罩,沉重的心情揮之不去。雅比斯就是這樣的人,他承受了母親的憂傷。他的母親為他取名「雅比斯」,意思是「我生他甚是痛苦」。雅比斯不能改變自己天生的性格,這愁苦的性情一生沒離開他。然而,他在禱告中求上帝不看他的本性如何,而賜福給他,擴張他的境界。上帝垂聽這祈求。當人肯面對自己的軟弱,不去逃避,並全心信靠上帝,上帝必為他成就奇事,使用他的軟弱成為別人的幫助。 今天,無論前路如何,最要緊是有一顆信靠的心,從而產生積極、樂觀的態度。雅比斯藉着禱告,拯救自己脫離愁苦。你也可以敞開自己的心,求主除去你心裏的憂愁、不忿、迷茫、恐懼……不要再自怨自艾,更不要自憐或灰心,以致失去衝破困境的力量。有一句話說得好:“Do your best and let God do the rest.” 你對此有幾多掌握和體會呢? 當我們坦然地把自己的軟弱交給主,就是憑信心踏出的第一步。上帝不但除去我們的軟弱,而且祂應許:「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」(哥林多後書12:9上)讓我們在新一年緊握這應許,靠着主迎難而上,擴張我們的境界!

小心失控

失控有時會招致殺身之禍!例如: 元首失控,或會引發戰爭,使國攻打國,民攻打民。 言語失控,會爆發罵戰;在今天的社交媒體,更會引致群眾圍攻,甚至使被欺凌者走上絕路。 情緒失控,容易初則口角,繼而動武,最後關係破裂,雙方永遠懷恨於心。 上帝給人一個共同的託付,就是管理全地(創世記1:28),但全地最難管理的就是人,而人最難管理的就是自己的情緒了。每個人的一生中,都曾有過失控的時候。即使聖經中的偉人摩西,也經歷過「失控」。 四十年來,摩西奉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、入迦南,經歷不少挫折,終於要進去那應許之地,神卻說:「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,你只可從對面觀看,卻不得進到那裏去。」(申命記32:52)為甚麼?神說:「因為你們在以色列人中得罪了我,在尋的曠野,加低斯的米利巴水那裏,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為聖。」(第51節)原來以色列人到了米利巴的時候,沒有水喝,就在那裏發脾氣。摩西那一天情緒失控了,他沒有按照上帝所說,吩咐那磐石出水,卻拿起了杖,擊打那磐石。雖然有水流出來,但這次情緒失控使摩西的生命留下永遠的傷痛。 其實摩西情緒失控是有原因的,那四十年裏,他帶領數以百萬計常常抱怨的以色列人,他們沒有東西吃就抱怨,後來上帝降下嗎哪給他們,但吃久了嗎哪又抱怨沒有肉吃……他們一次又一次埋怨、悖逆、毀謗、挑釁,令摩西倍感疲倦、孤單、煩躁。壓抑的情緒一旦爆發,殺傷力真的驚人! 上帝有沒有幫助摩西抒解情緒?上帝做了三件事: 為摩西預備同工。忙碌是導致現代人情緒失控的元兇之一,當忙到一個地步,負面情緒就爆發了。但請記着:上帝不會給你過於你所能承擔的擔子。如果你覺得自己已忙到快要失控了,可能有些事情是你不該做的,那就學習放手吧! 為摩西預備同伴。同伴可以彼此陪伴和扶持,在出埃及記裏,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爭戰,摩西站在山上舉手禱告,以色列人便得勝,當他累得垂下手來,以色列人便輸了。這時上帝賜給摩西兩個屬靈的同伴,就是亞倫和戶珥,一個在左邊,一個在右邊托着他的手。 主是我們的朋友。出埃及記33章11節說:「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,好像人與朋友說話。」這真令人羨慕!耶穌也說:「我稱你們為朋友……」(約翰福音15:15)在壓力大得透不過氣時,記着耶穌是我們的知心友! 撒但最愛看見我們失控,他便可以乘虛而入。在這關鍵時刻,要學習從「人的失控」轉而「被神掌控」。有時候,陷入失控的處境,反而成為上帝磨練我們的機會,完成祂給我們的召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