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刻感恩

上個月的中秋節,可有一家團聚,欣賞醉人月色?在北美地區也有一個傳統節日,讓親友共聚,享受一頓豐富的大餐,那就是感恩節(Thanksgiving Day)。這個充滿溫馨的節日,不僅是慶祝豐收,更讓親友聚首,將感謝之情表達出來。 感恩節的起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初,英國清教徒(Pilgrims)為了尋求宗教自由,乘搭「五月花號」遠渡重洋,於1620年抵達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殖民地。在嚴寒與疾病的折磨下,許多人在第一個冬天就因飢餓與寒冷而死去。幸好當地的原住民慷慨相助,教導這些新移民狩獵和種植玉米、南瓜等,讓他們大獲豐收。為了感謝上帝的眷顧與原住民的幫助,這些新移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慶典,邀請原住民參加。後世視此為美國感恩節的起源;到了1941年,才正式將感恩節定於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。 加拿大的感恩節歷史更早,可追溯至1578年,探險家馬丁‧弗羅比舍(Martin Frobisher)為了感謝成功度過危險的航程而舉行慶祝活動。此後,新英格蘭移民也將豐收慶典的元素與習俗帶到加拿大。由於加拿大較早進入冬季,政府於1957年將感恩節定為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。 在感恩節,除了共享大餐,還互送禮物和賀卡,以表達內心的感謝。但基督徒對上帝感恩,豈只在這一天?聖經清楚提到,要「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」(帖撒羅尼迦前書5:18)。經文說的是「凡事」,不是只為「好事」、「美事」而謝恩,因為我們縱然在苦難和考驗中,仍有上帝與我們同在。 所以,我們不妨趁着感恩節,反思過去,為未來的生活添一點正能量。我們或可這樣禱告: 感謝主,賜我豐富的飲食,並無論我知道與否,還有許多的恩典。 感謝主,在對我說「不」的時候,讓我學會更多倚靠祢。 感謝主,有時沒有應允我的禱告,但祢提醒我:只有祢才知道甚麼對我是最好的。 感謝主,為我關上許多門,讓我繞過祢不想我踏上的路。 感謝主,在我每個孤單的時刻,讓我更多回到祢面前,親近祢。 感謝主,讓我失去了很多東西,從而再次提醒我:得着基督就是得着一切。 感謝主,人間的情愛都會轉淡,惟有祢的愛永恆不變,無人能奪去。 感謝主,每逢我流淚和心碎的時候,讓我嘗到祢溫柔的安慰與鼓勵。 感謝主,允許我的身體出現各種疼痛,讓我能體會耶穌曾替我承受的鞭傷。 感謝主,讓我失去身邊所愛的人,使我更渴慕祢為我們預備的美好家鄉。 即使過去情況不太好、生活一團糟,但當我們學習凡事謝恩,這份信心和盼望將帶給我們極大的祝福。你願意一試嗎?

生命果子

聖經說:「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,所建造的房屋。」(哥林多前書3:9)這裏把基督徒的生命喻為「田地」,而且是上帝親自耕種的。耶穌也在「撒種的比喻」中,把自己比作「撒種之人」,「所撒的就是道」(馬可福音4:14)。這比喻是這樣: 「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;撒的時候,有落在路旁的,飛鳥來吃盡了;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,土既不深,發苗最快,日頭出來一曬,因為沒有根,就枯乾了;有落在荊棘裏的,荊棘長起來,把它擠住了;又有落在好土裏的,就結實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」(馬太福音13:3-8) 耶穌是來到世上撒播上帝真道的農夫,祂的田地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。我們可怎樣成為「好土」,讓主豐收呢? 不屬路旁 耶穌說:「有落在路旁的,飛鳥來吃盡了」。我們的生命若屬於「路旁」,上帝的道一撒下,馬上就被惡者奪去了。這絕不是耶穌願意看見的,當然也是我們人生莫大的損失。因此,我們的生命必須成為屬於耶穌的田地。聖經說:「我們知道凡從上帝生的,必不犯罪,從上帝生的,必保守自己,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。」(約翰一書5:18)只要接受耶穌為救主,我們就屬於祂所耕種、澆灌和保護的田地了。 清除石頭 耶穌說的「土淺石頭地」,是指那些已信了祂,心中有一塊屬於祂的田地,但土壤之下滿佈堅硬的石頭,以致上帝的道撒下之後,雖然很快發芽,卻經不起考驗,一遇到困苦、患難就枯乾、跌倒了。所以,我們要時常儆醒,留意自己的心田是否仍有一些石頭,阻礙了上帝的道在我們裏面扎根,尤其是兩種常見的石頭:不肯悔改、不肯順服! 不長荊棘 在成為耶穌的田地後,要留意有沒有長出荊棘,以免阻礙種子生長。耶穌解釋說:「那撒在荊棘裏的,就是人聽了道,後來有世上的思慮、錢財的迷惑,和別樣的私慾進來,把道擠住了,就不能結實。」(馬可福音4:18-19)許多時候,世上的思慮與各樣的私慾都與錢財有關。因此,耶穌提醒我們:「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馬可福音6:33)但我們要小心,有些荊棘會化裝成為事業、學業、家庭、婚姻、子女等。當一些事物開始佔據我們的心思、吸取我們的力量,它們都可能變成荊棘,使我們聽不進上帝的話語。 最後,願我們時刻保持一塊美好的心田,隨時領受和遵行上帝的話語,結出生命的果子,有一百倍、六十倍、三十倍!

豐盛人生

近日天氣轉涼,秋意漸濃。金黃的麥穗在搖曳、紅葉鋪滿山頭的時候,正是收割農作物的季節。聖經充滿關於豐收、分享和感謝的故事,引導我們認識真正的喜樂源於感恩、謙卑和敬畏的心。 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四十年,在曠野飄流,經歷飢餓與艱苦。然而,出埃及記16章4至5節記載了「嗎哪」的故事: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『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。百姓可以出去,每天收每天的分,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。到第六天,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,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。』」上帝就是這樣從天降下食物,每天供應以色列人的需要。 聖經不只強調物質的豐收,更重要是屬靈的富足。到了新約時期,耶穌在約翰福音,以「麥子」比喻我們的捨己可帶來屬靈的豐盛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(12:24)當我們願意播下信心和愛心,在上帝的國度就會收穫無限的恩典。 在路加福音,有一個富有的人財產豐厚,卻缺乏靈性的追求,最終落得悲哀的下場。反之,一個貧窮的寡婦願意獻上她僅有的兩個小錢,展現了真誠的奉獻和感恩之心,獲得耶穌讚賞(馬可福音12:42)。因此,我們不是單單為物質享受而滿足,更要珍惜上帝的恩典,從內心感謝祂賜給我們的愛、盼望和力量,才能得到真正豐盛的人生。 不到兩個月就踏入新的一年,讓我們學習專注於生活的美好事物,培養感恩之心,更有力量去迎接每一天: 每天記錄三件讓我們感恩的事情:這些事情不論大小,都可令我們更留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,操練感恩之情。 向曾幫助我們的人表達謝意:例如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或陌生人,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感謝和欣賞。 專注於積極方面:即使面對挑戰,也嘗試從中找到學習和成長的機會,保持樂觀的心態。 以行動實踐愛心與分享:例如為受苦的人祈禱,求上帝安慰他們;也盡一點棉力給予幫助,這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而有意義。 願我們一起學習過豐盛的生活,天天活出充滿愛與喜樂的人生,並把這樣的愛與喜樂傳給更多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