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刻感恩
上個月的中秋節,可有一家團聚,欣賞醉人月色?在北美地區也有一個傳統節日,讓親友共聚,享受一頓豐富的大餐,那就是感恩節(Thanksgiving Day)。這個充滿溫馨的節日,不僅是慶祝豐收,更讓親友聚首,將感謝之情表達出來。 感恩節的起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初,英國清教徒(Pilgrims)為了尋求宗教自由,乘搭「五月花號」遠渡重洋,於1620年抵達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殖民地。在嚴寒與疾病的折磨下,許多人在第一個冬天就因飢餓與寒冷而死去。幸好當地的原住民慷慨相助,教導這些新移民狩獵和種植玉米、南瓜等,讓他們大獲豐收。為了感謝上帝的眷顧與原住民的幫助,這些新移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慶典,邀請原住民參加。後世視此為美國感恩節的起源;到了1941年,才正式將感恩節定於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。 加拿大的感恩節歷史更早,可追溯至1578年,探險家馬丁‧弗羅比舍(Martin Frobisher)為了感謝成功度過危險的航程而舉行慶祝活動。此後,新英格蘭移民也將豐收慶典的元素與習俗帶到加拿大。由於加拿大較早進入冬季,政府於1957年將感恩節定為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。 在感恩節,除了共享大餐,還互送禮物和賀卡,以表達內心的感謝。但基督徒對上帝感恩,豈只在這一天?聖經清楚提到,要「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」(帖撒羅尼迦前書5:18)。經文說的是「凡事」,不是只為「好事」、「美事」而謝恩,因為我們縱然在苦難和考驗中,仍有上帝與我們同在。 所以,我們不妨趁着感恩節,反思過去,為未來的生活添一點正能量。我們或可這樣禱告: 感謝主,賜我豐富的飲食,並無論我知道與否,還有許多的恩典。 感謝主,在對我說「不」的時候,讓我學會更多倚靠祢。 感謝主,有時沒有應允我的禱告,但祢提醒我:只有祢才知道甚麼對我是最好的。 感謝主,為我關上許多門,讓我繞過祢不想我踏上的路。 感謝主,在我每個孤單的時刻,讓我更多回到祢面前,親近祢。 感謝主,讓我失去了很多東西,從而再次提醒我:得着基督就是得着一切。 感謝主,人間的情愛都會轉淡,惟有祢的愛永恆不變,無人能奪去。 感謝主,每逢我流淚和心碎的時候,讓我嘗到祢溫柔的安慰與鼓勵。 感謝主,允許我的身體出現各種疼痛,讓我能體會耶穌曾替我承受的鞭傷。 感謝主,讓我失去身邊所愛的人,使我更渴慕祢為我們預備的美好家鄉。 即使過去情況不太好、生活一團糟,但當我們學習凡事謝恩,這份信心和盼望將帶給我們極大的祝福。你願意一試嗎?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