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出是非圈

有一位朋友近日不慎跌進了一個「是非圈」,深刻感受到是是非非真的可怕!為何在工作場所,大都是成年人,仍像小學生般,出現「你跟我做朋友,就絕對不可與他/她『埋堆』,否則後果自負」的情況?職場上的欺凌(bully)更是可怕,同事們不時會聯群結黨地集體欺凌另一個同事,使他/她最後不得不自動離職。 有些時候,基督徒也不能置諸度外,在眾人圍堵之下被迫入局,惟有「選邊站」;但選哪一邊呢?面對這種情況,有時只能不發一言;因為若嘗試為受欺凌者發聲,只是單單一句話,已引來萬箭穿心,完全經歷到越惡的人越聲大,越聲大的人越可怕!正因為人人都怕那惡人,沒有人願意給他/她提醒一下,令他/她更覺自己強大,橫行無忌、顛倒是非、滿口謊言,十分可怕! 辦公室有這樣的一個惡人已不勝其煩,何況這種「惡行」還會傳染開去,令身邊的同事相繼模仿,大家都變得越來越惡,欺凌的事件也隨之增加。每日回到辦公室,要處理這些大大小小的人事糾紛,實在使人心累!有時候,身邊一些朋友真想回到幾年前 COVID 的日子,可以在家工作,耳根清靜得多! 不僅工作場所容易出現惡人,每日在街上也遇見不少,例如地鐵、巴士上互不讓座的情況屢見不鮮。為何這樣?為甚麼大多數人都喜歡搶:搶功勞、搶好處、搶「平嘢」?在這樣的環境裏,做一個好人很難,做一個愛主的信徒更難!那如何是好? 那就讓我們的心思意念更新而變化!聖經說:「凡是真實的、可敬的、公義的、清潔的、可愛的、有美名的,若有甚麼德行,若有甚麼稱讚,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。」(腓立比書4:8)當我們不讓世界、罪惡和肉體的事充滿我們的思想,便能得着正能量,不被周圍的黑暗遮蔽。我們還可以建立合乎上帝心意的價值觀,不去同流合污,以公義、正直、寬恕和愛去待人;而且經歷每日都是新的,有上帝時刻的保護與看顧!

AI 的挑戰

踏入 2025 年,已是 AI 世代,你我都聽過 DeepSeek 或 ChatGPT,也懂得怎樣使用。最多人用的就是解答問題、修改文章、翻譯文稿……只要人問得越多越精彩,AI 就學得越快越精確。不論是學生用來解決功課上的疑難,或好奇心引發的問題,或是打工一族用來減輕工作壓力,AI 都是一個好幫手。相信在三、四年後,AI 更成為老闆的寵兒,因為它不會搬弄是非,不會搞小圈子,即使薪酬低也不會要求升職加薪,而且 24 小時工作,聽教聽話,更是忠心的好員工。不難想像長此下去,我們很多工作將會被AI取代了! 所以,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:究竟上帝創造時,為人類加上了甚麼元素,是 AI 取代不了的?就讓我們從三個元素去想: 創造力:試想一想,上帝是怎樣創造這個世界?祂又怎樣創造人類?聖經記載上帝說:「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、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,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、空中的鳥、地上的牲畜,和全地,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。」(創世記1:26)我們既有上帝的形像,豈不也有那份創造力,並且能管理地上萬物? 同理心:耶穌基督曾道成肉身,降生世上,深深體會我們的軟弱。所以,我們因着主的體恤與眷顧,也能明白別人的難處,對別人所遭遇的事情感同身受,而且盡力去扶上一把。正如聖經說:「與喜樂的人要同樂;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」(羅馬書 12:15)不過,這份同理心並非一朝一夕便能培養,是需要我們用時間去累積、去體驗、去領會的! 彼此建立:在職場上,最常出現競爭和排擠。但聖經囑咐我們「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」(羅馬書14:19)。你可曾建立一個弱小又常被忽視的人,使他重建信心?耶穌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(馬太福音25:40) 有些人很怕會被 AI 取代,最後不得不加入「失業大軍」。我們與其害怕,不如好好裝備自己去迎接這場革命。上帝沒有創造 AI,衪只創造了人類,是照着祂的形像創造的。我們只要努力運用祂給我們的恩賜,更多發揮創意,對人抱着同理心,而且彼此建立,靠着我們的主,哪怕面前的挑戰?

信心與智慧兼備的母親

母親節快到了!這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。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母親的影響尤其重要。讓我們來看看聖經中的一位好母親怎樣以敬虔的品格建立她的兒子,她就是摩西的母親約基別。 聖經記載約基別是一位滿有智慧和信心的母親,她名字的意思是:「主是她的榮耀」,以及「主是尊貴的」。她有三個兒女,無一不被上帝重用。摩西是以色列民族偉大的領袖,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;亞倫是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;米利暗是以色列第一位女先知。 摩西出生於最嚴峻的環境中,那時恰巧埃及法老下令殺死以色列所有男嬰。摩西的父母憑着信心,把他藏了三個月。到了實在不能隱藏的時候,這位母親就取了一個蒲草箱,並在箱子抹上柏油和樹脂,把摩西藏在尼羅河邊的蘆葦中。恰巧被法老的女兒發現,收養了摩西,後來更找來約基別作摩西的奶媽。所以,摩西雖被稱為法老女兒之子,其實乳養他的是親母約基別。 約基別雖然由生母變成了養母,仍抓緊小摩西還在她身邊的這個階段,教導小摩西不要拜埃及的假神,也不要貪圖榮華富貴,並讓小摩西認同自己以色列民族的身份,不要忘記自己是以色列人,而且是上帝的選民,從而讓信仰的根基建立在摩西幼小的心靈裏。 摩西長大後,因着對上帝的信心,寧可與上帝的百姓同受苦難,也不願享受罪中之樂。所以,他蒙上帝揀選,承擔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這為奴之地的重任。聖經這樣記載他:「摩西因着信,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。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,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。他因着信,就離開埃及,不怕王怒;因為他恆心忍耐,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。他因着信,就守逾越節,行灑血的禮,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。他們因着信,過紅海如行乾地;埃及人試着要過去,就被吞滅了。」(希伯來書11:24-29) 毫無疑問,摩西的信心全賴他的母親約基別的教導。今天,作為一位好母親,除了給孩子最好的培育,提供孩子生活所需外,還要建立孩子的信仰,讓他/她從小認識上帝,追求真正的智慧、愛心、忍耐和信心。正如箴言9章10節說: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;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」

Newsletter: 2025 April

親愛的弟兄姊妹: 主內平安! 你上個月過得平安嗎? 在這世界局勢變幻莫測,俄烏戰爭、以巴紛亂尚未平息之際,真的令人難安。加上經濟環境不穩,天災頻生,更令人憂心。真正的平安在哪裏? 復活節快到,不禁想起聖經的一句話:「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祂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祂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」(以賽亞書53:5)耶穌基督在十架捨生,就是為了給我們帶來平安與醫治。正如祂在踏上十架之路前,這樣應許我們:「我留下平安給你們;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。我所賜的,不像世人所賜的。你們心裏不要憂愁,也不要膽怯。」(約翰福音14:27) 在這個復活節,讓我們抓緊屬天的平安,更多經歷主的看顧與保護,知道祂的恩典夠用! 祝以馬內利! 編輯團隊上   復活節是記念耶穌從死裏復活這驚天動地的事蹟。按聖經記載,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曾十次向祂的門徒顯現。在祂復活後的第四十天,耶穌更被接升天。 門徒那天目睹耶穌升天,大感驚訝,不禁定睛望天好一會兒。假如那天你也在場,你會有何反應呢?   打仗的風聲四處響起,還不時發生各樣的天災,令不少人生活於惶恐不安之中;加上民生越來越困苦,有些人更面臨失業、債務纏身,或是被病患折騰,甚至痛失親人……面對前路,你最想要的是甚麼?除了平安之外,那就是永不止息的盼望!但哪裏找到真正的盼望呢?   你近日的工作是否十分忙碌,忙得沒有一點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甚至靈修、祈禱都是「水過鴨背」,腦子不停地轉、轉、轉?這實在令人太累了!   獻上感恩! 「但我要歌頌祢的力量,早晨要高唱祢的慈愛;因為祢作過我的高臺,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。」(詩篇59:16)   為親友禱告: 求主幫助我們的家人、親友和鄰舍,無論在任何境況,都經歷主的恩典,在困難中仍見主的榮光,有主同在,常存盼望。   為香港禱告: 中學文憑試(DSE)已開考,求主賜健康、智慧、信心與力量給各位考生,在過程中倚靠主,經歷主的同在與平安。 香港的公共醫療收費將會調整,求主讓基層市民仍得到醫療的保障,公營系統的資源能得到妥善運用。   為各國禱告: 緬甸中部發生強烈地震,造成多幢建築物、橋樑、大學等倒塌,道路亦損壞。泰國曼谷亦有強烈震感,令高樓整座塌下,導致多人傷亡。求主保護兩地人民,在災難中得到救援。 以巴和俄烏的戰爭至今已奪去數萬人的生命。求主憐憫,使各方領袖保持克制,以和平及理性去解決問題,讓百姓早日脫離恐懼,重建家園。  

放鬆你的心

你近日的工作是否十分忙碌,忙得沒有一點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甚至靈修、祈禱都是「水過鴨背」,腦子不停地轉、轉、轉?這實在令人太累了! 有時疲累不一定與工作有關,家人的不和、同事的爭鬥、心裏的不平……都容易使人心力交瘁。近日的新聞更使人倍覺疲累,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爾虞我詐、彼此猜忌;當中是非黑白,究竟有誰可以判斷? 每天上班下班的途中,在車廂內亦不時聽見有人在爭吵,有些是對着手機怒罵,有些是與身旁的人互相指罵,你一言我一語,各有各的道理和立場,實在難分對錯。這令周圍的人耳根不僅難以清靜,心中也隨之煩躁起來。回到家中,最想做的就是立即洗澡,上床睡覺,抓緊一點點安靜的時刻。 耶穌在世為人的時候,也常感到疲倦不堪。耶穌每天都教導門徒,但門徒總是對真理充耳不聞,或是摸不着頭腦,而且常常互爭「上位」,試問耶穌怎會不疲倦?每天更有不少人前來找耶穌醫病和趕鬼,使祂從早忙到晚,實在疲累極了。那麼,耶穌怎樣恢復祂的能力呢? 耶穌喜歡與父上帝親近,聖經多處描寫耶穌獨自一人禱告的情景。馬太福音十四章22至23節記載: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,先渡到那邊去,等祂叫眾人散開。散了眾人以後,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。到了晚上,只有祂一人在那裏。」在耶穌被釘十架的前一夜,祂亦在客西馬尼園禱告。 讓我們也學效耶穌的榜樣,在最忙碌、最疲倦、最不安的時候,先深呼吸一下,然後在禱告中向我們的父上帝傾訴心裏的掛慮。當我們與上帝深度相交,靈、魂、體都能得到更新。儘管眼前的困難或許沒有除去,身上的重擔仍未減輕,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眼光去面對身處的環境。 所以,無論任何情況,當我們倚靠主,就可放鬆心情,因為只有衪明白我們。疲累的時候,更要安靜下來親近主,而且緊握主的手,讓衪帶領我們走下去!

永不止息的盼望

打仗的風聲四處響起,還不時發生各樣的天災,令不少人生活於惶恐不安之中;加上民生越來越困苦,有些人更面臨失業、債務纏身,或是被病患折騰,甚至痛失親人……面對前路,你最想要的是甚麼?除了平安之外,那就是永不止息的盼望!但哪裏找到真正的盼望呢? 基督正是我們的盼望。祂二千多年前降生的時候,一班牧人如常在夜間看守羊群。這些牧人與我們無異,在生活中經歷許多憂傷、愁苦、掛慮、缺乏、疲倦和不安。但在那個黑夜裏,主的榮光照耀他們,且有天使向他們宣告救主降生的喜訊,為他們帶來人生的盼望! 有時候,我們的人生何嘗不像黑夜一樣?四周不也是充滿憂慮和不安嗎?但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,祂的榮光照在黑夜裏,也照在我們的心中,從外至內除去我們的黑暗,叫我們得着真正的平安和喜樂,帶給我們人生的盼望。這盼望就是:基督的救恩使我們與上帝和好,而且叫我們能夠榮耀上帝,成為祂所喜悅的人。 主的平安也臨到我們心裏。聖經這樣應許:「上帝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立比書4:7)我們心中有基督,就可以有不變的平安,去面對不測的風雲。別人或許令我們失望,環境也會使我們灰心,逆境更叫我們絕望;但惟有基督永遠「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」(詩篇46:1)。所以,我們當立定志向,不看別人,也不看環境,只仰望基督,祂是我們的盼望! 保羅在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:「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,因信將諸般的喜樂、平安充滿你們的心,使你們藉着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!」初期教會的信徒不但陷入逆境之中,更因着信仰而受到種種逼迫與苦難,心中感到失望,甚至絕望。所以,保羅提醒他們,上帝就是他們「逆境中的盼望」,使他們得着力量,在逆境中活出燦爛的人生。時至今天,這更是我們寶貴的得力之源! 願我們在各樣憂慮和不安之中,更經歷主的同在,把憂慮變成喜樂,不安變成平安,存着盼望和信心繼續走前面的路程!

假如那天我在場…

復活節是記念耶穌從死裏復活這驚天動地的事蹟。按聖經記載,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曾十次向祂的門徒顯現。在祂復活後的第四十天,耶穌更被接升天。使徒行傳一章6至9節這樣寫道: 他們聚集的時候,問耶穌說:「主啊,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?」耶穌對他們說:「父憑着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、日期,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。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着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,和撒瑪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說了這話,他們正看的時候,祂就被取上升,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,便看不見祂了。 門徒那天目睹耶穌升天,大感驚訝,不禁定睛望天好一會兒。假如那天你也在場,你會有何反應呢? 甲:我會跪下痛哭,回想自己之前對耶穌的態度冷淡,甚至不信祂,原來衪所說的都是真的! 乙:我會為耶穌感到驕傲,因為我早已認定耶穌是我的主,祂說的每一句話,我都篤信不疑。現在證明祂真是上帝的愛子! 丙:我會感到後悔,因為我錯過了每一次與祂相遇的機會。我早一點認識祂就好了!原來朋友告訴我有關祂的事蹟,都是真的! 丁:我會很驚慌和害怕,因為我一向反對論及衪的一切事情,現在才知道這些都是真的!衪會跟我算賬嗎? 你的反應又是怎樣? 聖經記載在耶穌升天之後,事情繼續發展下去:「五旬節到了,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。忽然,從天上有響聲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,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,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。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……」(使徒行傳2:1-4) 接着經文記載聖靈降臨後,彼得向眾人述說上帝的救恩,勸導各人悔改,受洗歸入基督。那天就有三千人受洗,他們「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,彼此交接,擘餅,祈禱」(使徒行傳2:42)。這就是新約教會的開始。 門徒被聖靈充滿,得着從上而來的能力、信心和智慧,甘願忍受各樣逼迫,勇敢地走上傳福音之路,在各國各地宣揚主的救恩,帶領千千萬萬人歸向主。 今天,聖靈降臨已近二千年了,你已領受聖靈嗎?順着聖靈的引領,你會為主做甚麼?

Newsletter: 2025 March

親愛的弟兄姊妹: 主內平安! 近來倍感世界和平實在得來不易,滿以為很快便看見戰火平息,殊不知當中存着許多變數。這提醒我們要常為列國祈求,願各國領袖都行在上帝的旨意中。 今天的世界確是變幻莫測,有時真的令人措手不及。但在風急浪高或熊熊烈火之中,我們只需倚靠永恆不變的上帝,抓緊祂賜下的平安,我們才不被惶恐與憂慮所吞噬。祂曾這樣應許我們:「你不要害怕,因為我救贖了你;我曾提你的名召你,你是屬我的。你從水中經過,我必與你同在,你渡過江河,水必不漫過你;你在火中行走,也不被燒傷,火焰必不燒着你身。」(以賽亞書43:1-2) 讓我們緊握這應許,放下一切不安與焦慮,好好去過每一天,經歷上帝的恩惠與平安! 祝主恩常伴! 編輯團隊上   踏入春天,花草樹木都甦醒了,紛紛搶着從泥土裏長出來,不少花兒含苞待放,有些更已爭相吐豔。走進郊外,繁花似錦,傳出陣陣芬芳……保羅說我們「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」。究竟這「香氣」是甚麼?   你成為「基督徒」已多久了?仍是嬰孩嗎?你想不想長大成人? 究竟上帝喜悅的基督徒是怎樣?   你試過失敗嗎?你會因此而灰心沮喪嗎? 聖經記載了許多關於彼得的事蹟,包括他的失敗與跌倒。讓我們來看看彼得跌宕起伏的經歷,或許當中有一點啟迪。   向主獻上感恩: 親愛的主耶穌,天上地下所有權柄都屬於祢,無論任何境況,祢都掌管和看顧!感謝祢讓我可以藉着禱告,把我的需要和重擔交託給祢;更感謝祢的恩典與慈愛,憐憫我的軟弱,供應我每天生活所需。願我能遵行祢的旨意,見證祢的榮耀,並求祢幫助我更有信心和力量去走前面的路程。 為列國領袖禱告: 親愛的主耶穌,祢是公義的主、和平的君。我們為着地上的掌權者求智慧,求祢幫助他們明白祢的心意,並能在權力中謙卑下來,順服祢的指引。也求祢賜給他們清晰的洞察力,在面對各樣挑戰時,能作出明智的判斷與決策。 為戰火之地禱告: 親愛的主耶穌,俄烏和以巴戰爭持續了一段日子,停火協議存着不少變數,求祢感動各方領袖的心,讓他們能放下仇恨與敵意,令戰事早日結束,百姓能重獲安寧,並重建家園。更願祢的平安如江河,流入每顆受傷的心靈中! 為香港民生禱告: 親愛的主耶穌,香港近年財赤達千億,求祢賜智慧予在上的官員,帶領香港走出財困,同時讓基層市民的生活得到適切的照顧與保障。也求祢幫助香港眾教會開展社關服務,關愛有需要的人,把福音傳到未信的群體。

跌倒再起來

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,聖經記載了許多關於彼得的事蹟,包括他的失敗與跌倒。你也試過失敗嗎?你會因此而灰心沮喪嗎?讓我們來看看彼得跌宕起伏的經歷,或許當中有一點啟迪。 我們先來到耶穌第一次呼召彼得跟隨衪的情景(路加福音5:1-11)。那時候,彼得是一個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,且是加利利海上的一名漁夫,有豐富的捕魚經驗。這一天,彼得辛勞了一夜,卻一無所獲,於是清洗魚網,準備回家。突然有個陌生人(就是耶穌)叫他再次下網捕魚。如果你是彼得,你會怎樣回應?你會對耶穌說:「我已試過很多次,一條魚也捉不到!」或是:「我已洗了魚網,趕着回家吃飯。」或是「你是捕魚專家嗎?你保證一定有魚嗎?」 但是彼得沒有提出這些問題,便相信耶穌的話,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。彼得真的捕獲了很多魚,使他的網險些裂開,令他大感驚訝!經歷這個神蹟後,彼得覺悟自己的罪,立刻俯伏在耶穌膝前,說:「主啊,離開我,我是個罪人!」彼得的心向主敞開,願意不惜任何代價都跟隨主。 然而,彼得也有軟弱的時候。有一次,他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,便學效耶穌也下到海面上,要往耶穌那裏去。豈料他因害怕而開始往下沉,立刻喊道:「主啊,救我!」(馬太福音14:30),耶穌便伸手拉住他。這讓彼得認識自己是多麼需要學習倚靠耶穌。 有一次,耶穌問門徒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上帝的兒子。」(馬太福音16:16)彼得勇於宣告他對耶穌的認信,獲得耶穌稱讚。可是,耶穌接着告訴門徒,祂必須受難甚至被殺。這是彼得無法接受的,他就拉着耶穌,說:「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」(第20節)耶穌就轉過身來對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(第23節) 在耶穌被釘的前夕,祂對彼得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夜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彼得卻回答說:「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。」(馬太福音26:34-35)彼得自以為站立得穩。但事實上,彼得當晚受人查問時,真的三次不認主!直到雞叫的時候,他才想起耶穌的話,就出去痛哭。 彼得從高峰倒下來後,對自己頓失信心。耶穌從死裏復活後,在提比哩亞海邊再向門徒顯現,祂三次問彼得:「你愛我嗎?」(約翰福音21:19)目的是要恢復他的信心,並向他委以重任,使他重新得力。 彼得向來性急而衝動,說話不經思考,而且常常犯錯,然而耶穌卻以無比的愛去扶持他、信任他。我們也有失敗、跌倒的時刻,滿有憐憫和慈愛的主耶穌也同樣會接納我們,幫助我們。所以,讓我們放下一切憂慮、愧疚,來到主的恩座前,求祂賜信心和力量,努力完成祂交託我們的使命。

不再作嬰孩

你成為「基督徒」已多久了?一位朋友曾有以下的分享,你也是這樣嗎?   我不經不覺成為「基督徒」已二十多年了,我在「基督徒」三個字加上引號,因為我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,都達不到我認為是一個正式的基督徒的標準。為甚麼? 若有朋友約我在週日去遊玩,我會選擇當天不返教會參加主日崇拜;但會早一天祈禱,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有一個重要的約會,我選擇了朋友,而不是祢!」 若在週日可以「開工」,我會為着多賺一點工資,選擇在那天加班而不參加主日崇拜;我會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愛錢財多一點!」 若遇到一點兒挫折,我便會埋怨上帝:「祢為甚麼讓這樣的事臨到我?祢不再愛我麼?」 我會因為自己小小的好行為(其實只是自己認為好的),就滿心歡喜地在禱告中炫耀一番,說:「主啊!祢看看,我又做了一件令祢高興的好事……」 有時候,我更向上帝提出交換條件,說:「主啊!如果我做了這件事情,祢會賜給我甚麼?」 若有人對我不義,虧待了我,我便會大發雷霆,憤怒地埋怨上帝:「主啊!祢為何由得別人這樣對我?祢為何不施行公義?」   這位朋友事事都推卸給上帝,缺乏自省與承擔。這是上帝喜悅的嗎?究竟上帝喜悅的基督徒是怎樣? 單純愛主 很多基督徒「愛」上帝,因為上帝賜給他們許多恩惠,但這種「愛」不是上帝所喜悅的。他們在順境時,滿口都是讚美的話;但一遇到艱難困苦,或是上帝要他們受點苦時,便心中懷疑,口中埋怨,甚至離開上帝。上帝要求我們愛祂,不只是為了得到恩典,更是被上帝的愛所吸引而去愛祂。 聖潔生活 在這罪惡的世代,我們的生活必須聖潔,才得上帝喜悅。人只看外貌,但上帝不像人看人,祂要察看我們的內心,過於我們的手所作的工。人容易被罪惡所勝,幸好聖靈住在我們心中,隨時指引我們離棄罪惡。所以,我們要學習聆聽和順從聖靈的帶領。 殷勤事奉 我們常為着追求世上的物質,浪費許多時間;可是在追求靈命長進上,一點代價也不肯付。願我們每天都靈修、讀經、禱告,更多親近上帝,讓上帝的話語充滿我們整個心靈,使我們滿有新的力量和恩典去事奉祂。 願我們都如聖經所說:「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」(希伯來書 6:1),長大成人,不再是吃奶的嬰孩!